平“语”近人 |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

发布时间:2021-05-24浏览次数:240作者:来源:100周年专题网站供图:责任编辑:刘晓审核:

编者按: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喜欢的典故》,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、文章、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。本栏目选取了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喜欢的典故》第二季以来的“总书记原声”和“经典释义”等内容,供学习参考。


总书记原声


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的选拔和管理,中国历史上,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懂得,“为政之要,惟在得人”“育材造士,为国之本”的这些道理,在吏治方面留下了很多思想和做法,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……孟子说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”,诸葛亮说“为人择官者,乱;为官择人者,治”,司马光提出“凡用人之道,采之欲博,辨之欲精,使之欲适,任之欲专”,龚自珍写道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”,等等。


经典释义


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11月26日,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。这段话运用了很多很多的典故,讲到了为官之道的方方面面。这段话出自先秦典籍《孟子》的《告子下》这一篇。这其实是讲什么呢?一个人要想担任大事,必须经过方方面面的磨练。


到底是哪些方面的磨练呢?《孟子·告子下》这段话里头,至少就讲了三个方面的磨练:


第一,苦其心志。这是什么?这是意志的磨练。


第二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这是什么?这是身体的磨练。


第三,行拂乱其所为。这是什么?这是行动上的磨练。没有这些磨练,人其实是缺乏干大事的本领和能力的。


跟大家讲一个范仲淹的例子。范仲淹是北宋名臣,大家都会背他的《岳阳楼记》中的那一句,叫作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他有这样的想法,当然是富有担当精神的一个人。那么,他这种担当精神和担当能力是怎么来的呢?也是从小经过艰苦磨练,锻炼出来的。


范仲淹有什么心志呢?范仲淹是一个孤儿,所以他第一个心志肯定是重振家声,他的第二个心志肯定是重振国威。这两个心志都是不容易的。刚才讲范仲淹是孤儿,受过很多的苦恼、委屈的。这就是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


再看第三个,行拂乱其所为,行动的锤炼。范仲淹考中进士之后就做官了,他是一个清廉官员,热血沸腾,敢作敢为,所以在官场上也吃了很多亏,在连续七年之间,就三次被贬官。大家想一想这个频率,每次刚刚开始要做事的时候,马上给打断了,再开始要做事的时候又给打断了。经过了很多很多这样的艰难。可是也正因为有这样反复的锤炼,造成范仲淹什么样的特质。他这个人有特点:


第一,他特别有同理心。


第二,他特别有韧性。


第三,他特别有办法。


这个事情在他后来齐家治国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范仲淹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,根源于他长期所受的种种磨难,种种锤炼。这也让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在长征期间写下的《十六字令·山》:“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”什么意思?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挺立在天地之间的一座大山,每次到民族危难的时候,到人民困厄的时候,共产党人就会挺身而出,也应该挺身而出,成为民族的脊梁,成为国家的栋梁,也成为人民的靠山,这就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