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“语”近人 | 疾风识劲草,烈火见真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1浏览次数:231作者:来源:100周年专题网站供图:责任编辑:刘晓审核:

编者按: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喜欢的典故》,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、文章、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。本栏目选取了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喜欢的典故》第二季以来的“总书记原声”和“经典释义”等内容,供学习参考。


总书记原声


无私才能无畏,无畏才敢担当。“心底无私天地宽。”担当就是责任。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,坚持党的原则第一、党的事业第一、人民利益第一,敢于旗帜鲜明,敢于较真碰硬,对工作任劳任怨、尽心竭力、善始善终、善作善成。“疾风识劲草,烈火见真金。”为了党和人民事业,我们的干部要敢想、敢做、敢当,做我们时代的劲草和真金。


经典释义

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6月28日,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。在这段讲话中,习近平同志用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典故,叫作“疾风识劲草,烈火见真金”。


“疾风识劲草”这个典故,最早出自于汉朝的史书《东观汉记》中的《王霸传》,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,在他更年轻的时候,对自己的手下大将王霸说的一段话。原文是这么说的:“颍川从我者皆逝,而子独留,始验疾风知劲草。”什么意思呢?就是在狂风之中,才知道哪根草是最坚韧的,在困难之中才知道谁是最可信任的。这样的一个比喻,非常恰当,所以后来就被反复引用,而且从一句话就变成两句诗了。这两句诗,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《赠萧瑀》。原文是说: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”这个“板”和“荡”又是什么呢?“板”“荡”都是《诗经·大雅》中的诗篇。这些诗都是描述社会动乱,老百姓生活困苦的。所以,后来就用“板”和“荡”代指乱世。所以,《赠萧瑀》里头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,就等于说“疾风知劲草,乱世显忠良”。


那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要用这两句话来夸这个萧瑀呢?我们也得看看萧瑀的所作所为。


唐高祖后期,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。争夺皇位的时候呢,唐高祖李渊的态度又比较不明朗。可是呢,萧瑀不是这样的人,他很耿直,他就觉得李世民是一个真正的王者之才,旗帜鲜明地支持李世民。这在当时冒了巨大的政治风险,所以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才会写下《赠萧瑀》,写这个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。


这句话写得也非常好,所以又广为流传,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版本。比方说“疾风知劲草,患难见真心”,或者是“疾风识劲草,烈火见真金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就是这个“疾风识劲草,烈火见真金”。


王霸也好,萧瑀也罢,他们最值得钦佩的地方就是困难的时候顶得上,危险的时候立得住。这是他们做人的人品,也是他们做官的担当。